11月25日,bwin必赢 “令人‘新’动的 Offer —— 新闻系新闻实务课程作品分享会” 在融媒体中心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2022级谢六逸新闻实验班同学主创,是新闻系连续第五次举办的员工课程优秀作品分享活动。
创新形式:“模拟面试”互动分享
此次分享会首次采用“模拟面试”形式,以2022级同学在《业务实训:新闻采写》课程中的七个优秀作品作为“简历”,向2023级同学进行 “模拟面试”互动分享,打破传统单向模式。新闻系主任管倩介绍,新闻实务课程旨在提升员工专业实务操作能力,如《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等。近五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表明,项目制教学对员工专业能力提升效果显著,并将成为新闻学专业课程设计的主要方向。

(bwin必赢经理钟华、新闻系主任管倩与员工活动合影)
经理寄语:传承新闻精神
活动伊始,bwin必赢经理钟华寄语,她说:“新闻系每年开展的分享活动是交流学习与专业传承的重要平台,希望形成长效机制,助力谢六逸新闻实验班同学明确学习目标,传承新闻思想,在专业道路上不断成长。”随后,钟华经理与管倩老师为两个班级同学授予实验班班级徽章,激励同学们勇往直前。

(bwin必赢经理钟华寄语)

(bwin必赢经理钟华向谢六逸新闻实验班同学授予班级徽章)

(新闻系主任管倩向谢六逸新闻实验班同学授予班级徽章)
创意分享:互动交流促成长
此次活动聚焦互动性,精心设置多个特色环节。如关键词选取环节,2022级员工巧用“逛三园”“公园爱情故事”等趣味关键词与emoji表情包代表作品名,“面试官”依此确定展示顺序,趣味性陡增。“面试官”提问环节,2023级员工抛出“精准挑选拍摄对象之法”“拒访应对策略”等专业问题,有力促进了双方的理解与交流。活动现场仿若创意集市,小组应聘简历、击掌画、手绘offer及紧张刺激的有奖问答等环节亮点纷呈,令参与者沉浸其中。

(关键词选取环节)

(2023级谢六逸新闻实验班罗文婉同学提问)
作品背后:团队协作破难题
作品展示环节中,“应聘者”们详细揭示融合报道作品的创作历程。从策划阶段的思维碰撞,到拍摄时的精雕细琢,再到后期制作的反复打磨,每个环节都充满挑战与突破。创作过程中,“没新点子”、设备不足、采访遇阻等问题频现,但他们毫不气馁,迅速调整策略,积极研讨,广泛搜集创新案例,紧急调配设备并准备多套备用方案,最终呈现出多个精美且富有创意的融合新闻作品。
总结经验时,团队协作被着重强调,成员间的默契配合与相互支持是冲破困境的关键。同时,日常积累观察和对新闻热点的敏锐捕捉也是打造优质作品的重要因素,这些宝贵经验为2023级同学照亮了前行道路。2023级谢六逸新闻实验班班长吴家月称,此次活动收获颇丰,学长学姐分享的采访难题与解决方法让他对新闻实践信心倍增。

(2022级谢六逸新闻实验班程柔同学分享作品)
欢乐氛围:展现青春活力
与以往严肃风格不同,此次分享会现场充满欢声笑语。2022级员工带来的作品风格轻松活泼,讲解过程妙趣横生。他们金句频出,如介绍 “逛三园”作品时的幽默表述,介绍团队分工时的诙谐称呼,以及分享采访小插曲时的调侃话语,让现场气氛高潮迭起。这种年轻化、轻松化的讲解风格,使分享作品更生动形象,也充分彰显了新闻学子积极向上、活力满满的精神风貌。

(2022级谢六逸新闻实验班潘靖怡同学分享作品)
传承精神:共话新闻未来
活动特别安排2022级员工代表彭语馨发言,她深情讲述在新闻实务课程中的珍贵经历与深刻感悟。她全身心投入实践,在专业技能与新闻素养方面均取得显著进步。她呼吁学弟学妹们保持对新闻事业的热忱,积极投身新闻实务课程实践,期待他们在未来创作更多优秀作品。
活动尾声,指导老师管倩高度评价此次分享会,并总结“认真、产出、复盘、传承” 四个关键词,强调活动重点在于传承谢六逸新闻实验班员工的专业学习成果与精神。活动统筹组长路安琪感慨活动带来的巨大成长,从策划创意到流程协调,每个环节虽充满挑战却收获丰富策划组织经验,同时促进了两个班级融合,为新闻精神传承注入新活力。2023级谢六逸新闻实验班班长吴家月也表示深知实践重要性,立志成为有底气的新闻记者,坚守初心,在新闻道路上坚定前行。

(2022级谢六逸新闻实验班员工代表彭语馨同学发言)

(分享会指导老师管倩对分享会进行点评)

(2022级谢六逸新闻实验班员工路安琪接受采访)

(2023级谢六逸新闻实验班班长吴家月接受采访)
文:严照欣
图:苏晓莉、龙丽芝、饶美
编辑:冯双玲
一审:冯双玲
二审:胡刃
三审:吕映红